“呀!野鸡怎么进屋了?”
“神奇吧,我跟你说,还有更神奇的呢。”张玉斧把自己怎么见到野鸡,又是怎么轻轻松松就把野鸡拐进屋的过程一说,张桂兰也觉得神奇。
“你把它引进屋干啥?”
“等会儿抓了吃掉啊。”
野鸡似乎听懂了张玉斧的话,扑棱棱从两人面前冲到了院子里,助跑了几步,双翅一用力就飞了起来。
张玉斧和张桂兰面面相觑,心中都充满了惊讶。
“额,这小东西,还能听懂人话?”
“可真有意思。”张桂兰咯咯笑着。
“跑了就跑了吧,又不差这点肉吃。”
“玉斧~”人未到,声音就先到了,看样子赵技术员有急事。
原来,昨天晚上出生的小猪不知怎的,被母猪吃掉了两只,赵技术员也是第一次见这种事情,和林文两人赶紧把剩下的小猪做了转移,过来和张玉斧说一声。
“母猪还会吃小猪?”
“不多见,但也是存在这种事情的。”
母猪天生具有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的本能。特别是在野外,母野猪可能会面临食物短缺、环境恶劣等问题,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成功,母野猪可能会选择吃掉弱小或有缺陷的小猪仔。
“那就人工喂养几天吧,大一点在放回去看看。”
“玉斧,另外还有个事情,就是去皖省的事情,我现在走不开,还是让林文跟你去吧,也能熟悉熟悉。”
“行,那到时候你留守,林文跟我一起去。”
张玉斧早上吃过早饭,叫上林文,开车前往皖省的小龙虾养殖基地。
车窗外,细雨已经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辉。
一路上,两人聊着最近的养殖情况,气氛轻松愉快。
“这次去皖省,你准备买多少小龙虾幼苗?”
“这次打算买个千把斤吧,让老赵算了下,刚好能填补我们池塘里缺少的部分。”
不久,他们便抵达了小龙虾养殖基地,养殖户们正在忙碌地检查虾池。
张玉斧和林文走进办公室,见到了基地的负责人,李老板。
“张总,这次打算要多少?先说好啊,要还是几百块钱的,我可不留你们吃饭了。”一见面,李老板就和张玉斧开起了玩笑。
“哈哈哈,那不能,这次打算搞个千把斤。”
经过一番交谈,张玉斧和李老板达成了购买协议,双方都觉得满意。
“张总,今天有时间吧?”
“怎么了?”
“是老石,上次不是从你那里进了一批蚂蚱嘛,客户反响不错,就一直想和你合作,但去年的情况你也知道,今年他打算再开两家分店呢,就和我说了,你要是来,就别让你走,给他拦住了。”
“哈哈哈,那感情好,今晚我做东,咱们去石总的烧烤店尝尝去?”张玉斧提议,毕竟石老板的烧烤店生意越来越好,能够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。
“你这话就不好听了,远来是客,哪能让你做东啊,我请你,咱们今晚不醉不归。”
双方开上车,来到石老板的烧烤店,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。
石老板见到张玉斧,立刻迎了上来,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。
“玉斧,真是好久不见!你们的爬蚱真是太受欢迎了,顾客们都在问什么时候能再进货。”
“是吗?那太好了。”张玉斧笑着回应。
“我想和你们达成长期合作,爬蚱的需求量很大,我打算在我的五家店里都推广你们的爬蚱烧烤。”
“石老板,你的提议我非常赞同。我们可以定期供货,保证新鲜。”
“好,那我们就定个协议吧。”石老板兴奋地和张玉斧握了握手,随后带着他们进入店内,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。
在热闹的烧烤店里,张玉斧和石老板讨论得如火如荼,林文则在旁边静静听着。
石老板的店里人来人往,空气中弥漫着烧烤的香味,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。
“玉斧,你们的爬蚱可以做成很多种口味,像麻辣、蒜香、孜然……每种都能吸引不同的顾客。”石老板一边说,一边用手比划着,“我打算把爬蚱和小龙虾作为主打,吸引更多的食客。”
经过一番讨论,双方敲定了合作的细节,双方都感到满意。
“玉斧,真没想到你们的爬蚱能这么火,看来我得多下点功夫,才能跟上你们的步伐。”
“石老板,你的烧烤店生意火爆,咱们各自发挥所长,肯定能一起做出更大的成绩。”
双方一阵彩虹屁,吹的林文都有点尴尬了,上菜之后只顾着埋头苦干,这时候才算明白老赵怎么不来了,太踏马没有营养了。
吃过烧烤后,张玉斧和林文告别了石老板,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快的心情,驱车返回了张家寨。
“玉斧,你觉得这次合作能带来多大的收益?”
“我觉得至少能提升我们养殖爬蚱的知名度,收入也会有明显的增加,主要还是想通过石老板的宣传,做爬蚱种子生意。”
回到家中,张玉斧迫不及待地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了张桂兰,张桂兰听后也感到无比兴奋。
“没想到啊,还真有人喜欢在吃着东西!”
“是啊,等爬蚱的生意稳定下来,我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,到时候咱就做幼虫种子生意,那个赚钱才多呢!”。
第二天,张玉斧早早起床,准备迎接小龙虾苗的到来。
就在他忙碌的时候,送货的车子已经驶入了张家寨,车后厢里装满了一千斤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。
“来,大家快来帮忙!”张玉斧招呼着张玉牛和其他几个工人,大家迅速围了过来,开始卸货。
小龙虾苗在水桶中翻腾,看着很有活力。
“这批苗看起来很健康,颜色鲜亮,应该没问题。”
赵技术员站在一旁,仔细观察着小龙虾苗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“那就赶紧放进池塘里吧!”
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龙虾苗放入提前准备好的虾池中,虾苗一入水就迅速游动开来。
“放好后,我们得在周围修一圈围栏,防止它们逃跑,之前数量少就不说了,现在数量多起来,咱们也要做好应对。”
“好的,我这就去找材料。”张玉牛答应着,带着其他工人开始忙碌。
从饲料厂里用架子车拉一些砖头出来,大家齐心协力,迅速在池塘周围修起了一道一米高的围栏,确保小龙虾苗安全无虞。
经过一番忙碌,围栏终于搭建完毕,张玉斧满意地点了点头,张玉牛的行动力还是十分不错的。
接下来的几天里,小龙虾苗在池塘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,除了最开始两天死了几只,其余的都活得很好,已经开始在水边打洞了。
与此同时,桃园的追肥工作也迫在眉睫。
桃树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管理,特别是追肥。
李教授过来跟张玉斧一说,他立马安排张玉牛等五人,跟着李教授学习桃园的追肥管理工作。
“追肥的时间非常关键,特别是在桃树开花前后,营养的供给直接影响到果实的质量和产量。”李教授一边讲解,一边带着几人走入桃园深处,指着一棵棵桃树,详细说明。
“我们要根据土壤的情况和桃树的生长阶段,选择合适的肥料。比如,氮肥可以促进树叶的生长,而磷肥则有助于根系的发育。”
“李教授,您说的这些肥料,我们应该如何配比呢?”张玉牛好奇地问。
“这个要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来决定,咱们这边我已经研究很久了,氮磷钾的比例3:1:2,是这边最适合的。”
经过几天的学习,张玉斧和工人们对桃园的追肥管理有了基本的掌握。
他们开始动手,按照李教授的指导为桃树施肥。
“玉斧哥,鱼塘要不要上化肥?”
“鱼塘上化肥干啥?”
“不知道啊,我看人家都上化肥,可能能让鱼长的大?”
“扯淡,鱼又不是庄稼,干你的活。”
被张玉斧叼了一顿,王凯还是想知道鱼塘到底要不要上化肥,就是蹩,就是求知欲强。
晚饭的时候他就找上了赵技术员,想问问鱼塘上化肥到底是为了什么。
王凯坐在饭桌前,赵技术员看着他,忍不住笑了:“凯子,看来你对鱼塘的事儿还真挺感兴趣的。好吧,我就给你普及一下鱼塘施肥的知识。”
“施肥的第一个作用,就是促进饵料生物的繁殖。施肥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,这些小家伙可是鱼类的天然饵料。尤其是一些滤食性鱼类,比如鲢和鳙,它们的食物来源几乎全靠这些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。”
王凯点了点头,似懂非懂,“那这样一来,鱼就能吃得更饱,长得更快?”
“没错!而且施肥还能维持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。通过施肥,我们可以保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,确保水体的生产力,这样鱼类才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”
“听起来不错。”王凯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“那这样施肥能提高鱼的产量吗?”
“当然了。合理施肥可以显著增加鱼的产量,想想看,养殖效益多高!”
王凯听得津津有味,甚至拿本子都一一记了下来,看样子他之前喝醉了说要开农场的事情,真是他的心里话。他又问:“那施肥的量和时机该怎么控制呢?”
“这个就要根据鱼塘的具体情况了。”赵技术员摇了摇头,“施肥量需要根据鱼塘条件、放养密度、水质状况和天气情况来决定。一般来说,有机肥料最好提前用。”
“我明白了!”王凯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,“所以说,施肥不仅仅是为了让鱼长得快,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。”
“对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