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苍南11(2 / 2)

苍南夜雨 一颗萍仔 1595 字 1个月前
🎁美女直播

严琅:“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。”

“白天太热了。”

“晚上还能爬山吗?我们要坐车吗?”

“不用,很近的。”刘怡瑶拉着严琅往边上走了几步,透过两栋房屋的缝隙,可以看到一个小山包和山包顶上的塔。“就是那里,你在楼上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过吧。”

严琅还以为刘怡瑶说的爬山至少也得是香山那种程度,没想到是那么迷你的一座山,顶了天绝对高度也就200来米。他平时虽然一直都看得见那个地方,但因为太矮了,所以潜意识里没有把它当成一座山。

严琅:“你等下我。”

“你慢点吃好了,我又没有事情要忙。”

严琅重新进了饭店随便扒了两口饭就和严敏行说要先走,要去朋友去爬山。

“还是那个朋友吗?”

“嗯。”

严敏行从兜里掏了50块钱给严琅:“晚上饿了就再去买点吃的。”

“谢谢爸爸。”

“走吧,别让人家等久了。”

出来的时候,严琅看在刘怡瑶正跨在自行车上戴着耳机看MP3,把MP3的按键按得飞快。

“我好了。”

“那就上来。”刘怡瑶把一只耳机递给严琅:“要听吗?”

刘怡瑶带着严琅在夜晚的城镇上穿行,橙红色的天空渐渐被青蓝色的夜色笼罩,商贩的叫卖声、路边摊的香味、白天的余温、轻柔的晚风,还有周杰伦的歌声。“我轻轻地尝一口这香浓的诱惑,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。”

严琅觉得这着实是有点犯规。

人民公园的主体是一座小山,当地人一直管它叫“公园山”。公园山山脚有镇上唯一一家电影院,就叫“苍南影城”,外面贴着《机器人总动员》、《赤壁(上)》等电影的海报。沿街的道路两边全是小商贩,卖吃的、打枪的、套圈的、做彩陶的……外面还停着一排人力三轮车,穿白色工字背心的男人们等待着生意上门。许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这里玩,还有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成群结伴地来爬山。

刘怡瑶:“看,这就是我们全镇经济文化中心,本镇CBD。”

严琅从北京来,去过朝阳区,见过国贸大厦的繁荣蔚然、看过世贸天阶灯火璀璨……而公园山附近最高的楼房也就7、8层楼,更别提其他周边设施设备。实际上,他觉得整个苍南都和“CBD”这个词没有什么关系。但严琅在这充满人间世俗味道的喧闹环境里,由衷地说:“很热闹。”

“嘿嘿。那要吃东西吗?我请你。”

两个人喝了冷饮又去买了台湾炸鸡柳,一边吃一边慢悠悠地往山上爬。

山上修了石阶,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各种绿植,即使他们走得不算快,半个小时也就登了顶。

刘怡瑶给他指:“你看,那个就是横阳支江,然后那一条是塘河,小太阳就在中间那片。”

严琅心念一动:“那你家在哪里?”

“顺着小太阳再往里面一点,那一片灯特别多的就是我家。”

“你家……边上有好玩的地方吗?”

刘怡瑶耸耸肩:“没什么好玩的。”

严琅其实是想问刘怡瑶他家好不好玩,毕竟他都请刘怡瑶到家里吃火锅了,刘怡瑶也该请他上他家坐坐。但严琅不知道的是刘怡瑶鲜少让朋友去他家里,因为他之前交的朋友家里人都有些看不上,刘怡瑶不想两边的人都不高兴,索性就不让他们去了。

他们在山顶上站着吹了一会儿风,刘怡瑶问起北京。

“北京很大吗?”

“可能有十几个苍南那么大吧。”

“我听说北京人考北大清华很容易,真的吗?”

“也不容易。”

“那你成绩好吗?能考上吗?”

“我还没上高中呢。”

“哎呀,说说嘛,如果你考得上要考哪个学校?”

严琅还当真仔细思考起了这个问题:”我以后想当科幻作家,那肯定要掌握一些理科知识的,清华这方面好,但是北大的文科好一些,当作家的话去那里也不错。”

刘怡瑶帮他分析起来:“你可以先考清华,然后去北大念研究生。”

“为什么不是先去北大,再去清华呢?”

“理转文要比文转理容易一点吧,不管怎样课本总还是看得懂的。如果先上了北大,再去清华可能课本都看不懂了。”

严琅觉得有道理:“那就先考清华吧。”

“那我也考清华,这样你就可以带我在北京玩儿了。”

“好啊,北京也有山,我可以带你去爬香山。”

“在香山上可以看到你家吗?”

“应该不能,香山在海淀,我家在东城。”

“东城和海淀……”

两人的声音渐渐隐在树影婆娑的山顶,被风吹着送到遥远的地方去。那个时候他们都觉得未来就会像他们想像中那样,光明而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