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收割季, 绿油油的穗子已经逐渐泛得金黄,被太阳一照,金灿灿的。每颗穗子结的果实都很饱满圆润, 握一把在手上秤一秤,也能感受到那惊人的诚实的分量。文郁开着专用机打开了收割模式,锋利的刀口从田间划过去,稻子们纷纷倒地,堆积时谷壳和叶片摩擦, 发出沙沙的好听的声响。
文郁负责割,卡尔等人就开着拖拉机, 负责在后面收稻子。元帅支援他的那批护卫兵也派上了用场,文郁之前料想过今天手忙脚乱的场面,特意跟他们科普了一下怎么用脱粒机,以及之后的步骤。反正他们在这儿也闲的没事, 还不如帮他干点儿体力活。
刚收上来的水稻颗粒饱满,需要放到脱粒机里去除秸秆的部分, 把稻谷筛出来。农村里有句老话, 晒谷不晒米,晒米伤不起。之所以有这句‘名言’,是因为稻谷算是原材料, 大米是稻谷加工出来的。刚脱出来的稻谷这时候还含有大量的水分, 这个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下谷子,或者如果天气不好, 也可以人工升温烘干。晾晒的时候要注意稻谷的受热均匀, 但也不能晒得太干, 等差不多保留三分湿度的时候, 就可以送到加工室加工成大米。晒谷不晒米, 也是因为大米已经是晒过脱水的状态,如果再晒一次,太干就容易细碎,吃起来不松软,而且称重时重量减少,大米是按斤来称的,对于农民来说自然算是一笔损失。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还是有人把大米拿出来晾晒的话,那多半是南方回潮天,把大米放出去稍微晒一晒,免得发霉或者招虫,那就不好了。
稻谷脱壳后,这时候还只能算是糙米,想加工成精米,还需要把表皮碾掉,这时候一般都是用机器来碾压糙米达到去皮的目的,也可以用化学药剂浸泡,等皮质软化后再碾压去皮的。
等到大米加工完毕,从采收到完成再快也要个两三天。收出来的精米需要好好保存,防虫防潮,等待销售。但田里的活还没有结束,耕地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,农用机两只巨大的犁耙手在田里横贯而入,翻耕的深度可以放进一只胳膊,这样也是让土壤变得更松软,方便后续施肥,补充土壤的肥力。
除此之外,收上来的秸秆文郁也没有浪费,把秸秆打碎后埋田等待自然分解,虽然省事但是消耗的时间也长,他把之前垄稻沟鱼的田埂处整理了出来,把秸秆分层叠堆,大概堆近半米的高度就行,再把准备好的沼液浇上去,浸泡的比例大概到六七成就足够,之后再喷洒催腐菌剂。等一切程序做好后,再用薄膜覆盖包裹,可以保温保湿。
这个过程,也是在加速秸秆的腐化分解,高温发酵下,腐烂的秸秆可以充当有机肥还田养肥,毕竟纯靠人力收集有机肥料还是有点勉强的,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找不出多少户人家来,不过这次收获的秸秆量扎实得惊人,转化成有机肥后基本能满足下一次农用的需要。
就是……味道不太好闻罢了。
好在文郁选址选了一个离空间站比较远的地方,那里都是刚收过的水稻田,基本上只要开垦翻耕一下就行,平时除了核心老员工也没什么人来。文郁还留了一小部分的秸秆,用作家里鸡羊的口粮,因为粗纤维比较多,秸秆的口感比较粗糙,一般只会少量掺在精饲料里,发酵后可以改善肠道,提高家禽的肉质。
距离绵绵的预产期还有四个多月,是不用怎么着急的,这段时间文郁就安心当一个护理员,严格调控它的一日三餐。至于鸡棚,因为孵化率高,成长速度快,已经逐渐长到一定规模了,查尔斯再也不会觉得帕克看鸡养鸡是什么轻松的事了,因为现在家里光是成鸡就有五十只的规模了,每天掏鸡蛋就能腰酸背痛的,更别说还有一批半大的小鸡崽子,因为人手不够,现在他隔三差五地就得去帮忙,不比负责水稻田的轻松多少。
而且这五十只成鸡里,公鸡母鸡五五开,也意味着每天清晨都有二十多只公鸡不安分地在窗口下面跳来跳去,扯着破锣嗓子咯咯咯地叫,那鸡鸣声实在是太魔性了,仿佛要穿透二十公里。
“咯咯咯、咯咯咯、咯咯咯——咯咯咯!”
此起彼伏。
而这个清晨鸡鸣的时间是几点呢?公鸡的打鸣时间跟天亮挂钩,一般会在太阳升起前的两个小时,按着现在的时间,也就是三点的时候打一次,四点的时候再打一次。
元帅等人:“……”
讲真,就算是元首也没有三点起床干活的道理啊。
而且那可不是一只公鸡,是二十多只啊!!
虽然他们的生活作息已经很健康了,基本都能十点睡六点起,但是被迫再往前调两三个小时是怎么都没想到的,这意味着晚上起码得八点就睡……长时间下来,元帅这种有病在身可以随时随地休息的病人还好说,但程怀均齐中将等人眼睛下面已经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。
但是要为了公鸡打鸣这种可笑的理由跟文郁申诉,是没有用的。
文郁他根本就不会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