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开始想象华贵从容的顾砚时褪回这二十余年的岁月,回到孩童模样时。是不是会穿着粗布衣,卷着裤脚,蹲在田坎边上一蹲就是一天。
难怪他说他见过许多不公,也说自己曾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岑听南心头闷闷地,有些喘不过气:“那后来呢?”
后来是怎么又进了云鹿书院,做了陈阁老的弟子。
顾砚时眯着眼,叹息:“四岁那年,遭了旱。上京城郊都出现了饿殍,世道乱了。穷人们上山做了匪,再下山来,村子就遭了殃。”
“一百多口人,死了泰半。”
“那日我不在村里,母亲生病,我跟着村里的行脚医上山采药,碰巧遇见了先生。”
再往后,顾砚时就不再说了。
他很沉地呼出一口气,闭着眼静了会儿。
四岁那年他怎么结识先生,又是如何背着满满一筐草药兴高采烈下了山,一桩桩一件件清晰地在脑海里闪过。
日夜不敢忘。
那一年的山路对四岁的他来说可真长啊。
箩筐的细绳勒得他的肩头又红又肿,草鞋也走得快散了。
可他还是很高兴。
有了草药,母亲的风寒也许就能好。
山上胡子花白很有学识的先生夸他聪慧,要收他免试入学,若将这个消息告诉母亲,她一定很高兴。
也许母亲会愁肠百转地忧心怎么凑齐束脩,而父亲一定会在一边沉默却坚定地说,让他去。
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告诉双亲,先生说束脩也可全免。
他几乎可以想象双亲脸上会浮现出怎样的笑容。
可惜他走了那么远的山路,想了那么久的说辞,到最后全都没能用得上。
他只见到那一场烧毁了整个村子的火,和满地的尸首。
那都是他的亲人,他同村的乡亲。
顾砚时眼睫轻颤,想要微弱的湿意干涸在眼眶里。
此时一双温热的手抚了上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