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
“那?倒没?有。吐蕃有些势力虽然异常顽固,但?我有一个可靠的吐蕃都护。在她的努力下,吐蕃已经逐渐纳入到我大唐的管辖之下,并开始实行唐律。”
李令月道:“此?前,吐蕃信奉苯教,实行农奴制。我大唐骤然打破了吐蕃人的生存模式,他们自?然无法适应。尤其是那?些吐蕃贵族,在我大唐接管吐蕃之后,他们失去了诸多特权,这些人怕是要恨死我了。”
“那?么,你?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吐蕃贵族?”嬴政问。
他向来很乐意与李令月进行这样的交流。尽管大秦与大唐国情不同,但?李令月在处理刚刚开拓的土地方面颇有心得,她采用的一些方法对?于嬴政而?言很有借鉴意义。
“我管他们高不高兴?既是我大唐的人了,自?然要按照我大唐的规矩行事。多余的土地,他们必须给我吐出来,交给普通百姓来耕种。要是他们跟我玩心眼子,吐蕃的普通百姓都可以?成为我的耳目。”
李令月再次向嬴政强调了动员基层民众的重要性。
历来变革之事,总会?有人利益受损,有人受益。只要她能让大部分百姓受益,她就不必担心这些贵族们作乱。
“若他们识相,愿意做个顺臣,我可以?保证他们这一代?的荣耀。若有人不识相,那?我也不会?对?他们手软。”李令月道:“这些贵族之间,本就有不少矛盾,可以?对?他们分而?治之。只要我给出的待遇足够优渥,自?然有人愿意做我手中的刀子。”
愿意为大唐做事的,可以?得到更多的好处,执意要跟大唐作对?的,李令月正好将这些人灭了,把他们原本占有的资源拿出来重新分配。
因这些吐蕃尚族们不把农奴当人,李令月对?这些尚族们的初始印象实在算不得好。她收拾起这些人来,可没?有任何心理负担。
“那?么,你?打算如何统一思想??”
嬴政曾听李令月说过,大唐自?建国以?来,便推崇道教。
战国时代?,宗教还不怎么盛行。诸子百家学说虽然繁盛,却也只在士人之间流行,与普通黔首是没?什么关?系的。
在嬴政看来,黔首们愚昧无知,必须得用律法来指导他们做事。哪怕是大秦一统天下之后,他也不打算改变这个策略。
顶多,为了从系统中获得更多的积分,他会?尝试着将律法修改得更为人性化一些,好让那?些黔首们都感念他的恩德……
是的,恩德。
嬴政从来都对?所谓的“恩德”、“仁政”嗤之以?鼻,认为这些都是无用之物。他从未想?过,他居然也有需要考虑这些的一天。
不过,系统给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。李令月回到大唐之后,前前后后又给嬴政寄了好几次高产粮种,又给嬴政寄了一些医书和舆图。
这些东西,在秦军攻打楚国的过程中,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有了足够的粮草,有了更为先进的医术,士兵们在大战中的伤亡人数大大降低。
而?嬴政近些年?来采取的怀柔政策,也让他在楚地民众之间拥有了不错的名声。秦国在接管楚地的过程中,并未遭到来自?楚地民众的大规模反抗。甚至有些被楚地老封君压迫得太狠的黔首,还主动跑过去拦秦军的路,问秦军何时才能够打到他们那?里。
他们的力量看似弱小,可有了他们作为向导,秦军在地势复杂的楚地少走了很多弯路,避开了不少坑,也因此?而?获得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先机。
底下将士们的种种经历,不断刷新着嬴政的认知。嬴政也看到了这些毫不起眼的“背景板”,究竟能够发挥多么大的作用。
如果能够用些许恩德,既笼络了人心,又从系统那?里赚取了足够的积分,这对?于嬴政而?言,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