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了往日,秦九叶路过这些摊子时连步子都不会停一停,若听人这般劝买,更是恨不能脚底抹油、当下遁走。
想赚她银子的都是坏人。
可今日不知怎地了,似乎是因为这一整日的奔走令她感到疲惫,她将将走到这车前的时候就走不动了,眼睛也一时间挪不开了。
秦九叶将那铜镜拿在手中摩挲一番,还是低声询问道。
“这铜镜多少钱?”
老妇闻言终于终于将双眼睁开一条缝,慢悠悠地开口道。
“这镜子可是径荫楼里流出来的老物件,原是有一对的,姑娘若是都要了,我可一并算你九十九文钱,也算图个长长久久的好兆头。”
径荫楼是传说中专门打造精巧玩意的玉楼,曾网尽天下能工巧匠。能得径荫楼里的一根针,都可换上一座宅院。
可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。且不说此楼只在唱词野史中出现过,就说那楼中的宝贝也从未有人亲眼见过,又怎会出现在一处闹市街头的临时摊子上?时间久了,“径荫楼”三个字成了黑市中那些江湖骗子们喜欢挂在嘴边的噱头,行家听了都要掉头就走。
秦九叶笑笑,倒是没太在意。只道钵钵街能人辈出,便是随便一个老妇也深谙这生意经,叫卖起来一套接着一套的。
“我就一个人,用不着成双成对的东西。”
老妇闻言,撑起两片松弛的眼皮看向秦九叶,和气的眼神中又透出几分狡黠睿智的光来。
“那便算你四十九文钱好了。除了镜子,姑娘不看看旁的?我这有白日新采下来的蓼花,粒粒带露,香气犹在,正好衬你。”
这蓼花是水边随处可见的野花,村子里的孩子都叫它“狗尾巴花”,这老妇真是会做生意,用这不要钱的野花换铜板。
不过就算是野花,细瞧也是可爱的,秦九叶随即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干瘦的下巴。
她与金宝就像两根相依为命的柴火苗,就连丁翁村里的人见了也要叹一句:真是苦命人。这倒是头一回有人说她衬那新开的花朵。
“大娘说笑了。这花同我实在没什么干系。”
“姑娘正是花儿一般的年纪,老妇这样说,当然没错。”
老妇说罢,抿嘴冲她笑了笑。
秦九叶只当对方是想多卖些货、在这说些瞎话,可不知为何,对方没尴尬,反倒是她先不自在了。
不管怎么说,这四十九文的铜镜是她前所未有的“挥霍”了,她从贴身钱袋中数出铜板递过去时,手都有些抖了。
“就只要这面镜子。”
老妇不再多言,从身旁的小竹筐里拿出一张裁得方方正正的红纸将那铜镜包好,递给秦九叶。
秦九叶接过铜镜,最后看一眼那佝偻着背的老妇,这才迈开脚步向灯火阑珊处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