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别管种树的事了。”杜少衡赶路赶得脚底板冒火,连带着说话也有些风风火火,他飞快打断了那河堤使磨磨唧唧的自述,“督护要你将功折过,从今日起,这船坞里的事便交由你守着了,出了岔子督护可要亲自来问。”
杜少衡说罢,转头对着河面方向打了个呼哨,那艘巨大的楼船便被拖向他身后船坞,末了自己亲自上前指挥起来,全然没当自己是个外人。
宋拓目瞪口呆瞧着那楼船高大的船顶险险擦着船坞大梁而过,半晌才回过神来,连忙跟上前去。
“下官只是小小河堤使,不知督护此举究竟是何意啊……”
杜少衡不答反问道。
“这船坞可是在你管辖范围之内?”
“确是如此,可是……”
宋拓闻言面色更加惶惑,他不知道对方究竟要做什么,两只手焦虑不安地绞作一团。
杜少衡余光瞥见、终于转身看向他,先是恭恭敬敬回了个礼,随后径直开口道。
“听闻宋大人做这河堤使已有一十三年了,不知这年月久了,是否还能记起自己当初寒窗苦读、立志为官、报效家国时的心情?”
宋拓愣住,昨夜风雨此刻落入他略显呆滞的眼睛深处,掀起一片波纹。
若非有人提起,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记得。毕竟官场磋磨,就算是一身铁打的骨头也能被磨碎了。然而今日不过只是有人轻声呼唤,有些东西便又钻出来了。他记得自己那双因风湿而有些变形的手指,曾经也提笔激扬、犯言直谏,厚茧至今未退,那时的他从未觉得自己出身偏远小县便矮人一头,再大的风浪也敢扬帆而上。
他从来不怕风里来、雨里去,背井离乡守在这孤津苦渡。他只怕再过几年、骨头彻底被泡软,便连伸一伸拳脚的机会也没有了。
“我家督护同那些大官不一样,他要我第一个来找你,不是挟恩图报,更不是要欺负你,而是觉得你虽犯过错误,但本质忠直、是个可以托付之人。当然,宋大人若有诸多顾虑,我再寻他人便是。”
杜少衡说罢,只静静望着宋拓。
后者始终垂着头,斑白的髭发颤了颤,那双藏在袖中的手终于伸了出来,虽还有些发抖,但仍坚定挽起那官袍袖管,那袖子内侧依稀可见泥点,杜少衡一望便知,这位吃过苦的宋大人是个实干家,他家督护没有看错人。
“秀亭码头虽不是洹河此段最大的码头,但这宝鳞船坞却是规模最大的,下官平日里尽心打理,支墩与排灌维护得还可以,大小船澳空着的共有四处,都可正常运转,不知大人要借用几处、需要下官如何配合?”
“旁的倒也没有”杜少衡边说边翻身跳上那大船的甲板,抬手将那张严严实实盖在船舱四面的油布掀开一个角,“瞧见这里面的东西了吗?把它看好,绝不能让它下了船,更不能让它离开这处船坞。”
昏暗的船舱中隐约可见一只巨大的铜箱,箱子外錾着细密的纹路,隐约透着血迹,箱子外结结实实缠着几圈铁链,宋拓只望了一眼,心下就莫名生出一股寒意。他正想开口询问,一只箱子如何能够长腿下船去,下一刻便听那箱子里砰地一声响,连带着周围地板都跟着抖了三抖。
宋拓吓了一跳,磕磕巴巴地问道。
“敢、敢问大人,督护这箱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?”
杜少衡跳下船、一把拉过对方,凑近前一阵耳语,宋拓那双疲惫的眼睛瞬间瞪大了,穿错了鞋袜的脚原地拌了个蒜,半晌才稳住身形,抹了把额间冷汗后说道。
“下官识得一人,应当能帮得上忙。”
他说罢,提起松垮的鞓带、竟亲自跑到船坞工棚里寻人,不一会便领了个虬髯怒张、头戴布巾的汉子走了过来。
“大人,这位是舟务监吴玢,也算是这船坞里半个老人,木务府出身、又是监工的一把好手,九皋一带各式船只几乎没有他没沾过手的,连带着那些货船上的大小船杂物件也如数家珍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