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丞从前也参加冬训夏训,但今年明显不同,他听不到教练的声音。师姐们会帮他,用录音笔录音,然后整理成音频软件,再用“声音转文字”的App工具变成小论文,发给他来看。
别说是师姐们,教练、助教、队医,还有学姐学长们,听说他听不到了,也都颇为照顾。
道馆现在有大暖柜,金丞长了一张讨人喜欢的面孔,总有人买热饮给他喝。田助教本身就惜才,对他说话更是轻声细语,写字都格外认真,生怕漏过信息。有时候金丞坐在八角形竞技场里飘忽发晕,早知道说自己有病能得到这样多的关爱,他就早点说了。
早知道这么多人爱自己,他以前就多多装病。
但哪怕别人再爱他,也不能忽略目前的困境,那就是他遇上了重返赛场的第一座大山——翻译。
“明白了吗?两条腿,交换,速度要快。现在的主流打法是增加移动的频率,你太慢了就容易被对手逮住,一按就给你按死了!”周英华大声地喊着,每一个口型都做到最大。
他不是忘记了金丞听不到,而是抱有一丝侥幸,万一金丞能从口型看出来呢?
但事实很残酷,金丞没有丝毫唇语基础,他看不懂,便睁着眼睛急急地问:“什么?您说什么?”
“两条腿,快一点!”周英华再接再厉。他用动作来表示,先是拍了拍金丞的大腿,然后两条胳膊模仿着倒腾的姿势做飞轮。金丞看到详细的动作,能明白一个大概,茫然困惑地点点头说:“您让我快点儿,是吧?”
“对对对。”周英华擦了把汗,“再快一点儿!”
“是什么动作快一点儿?”金丞又问。
周英华猛然一凉,完蛋,这还是没听明白,干脆认命地拿过笔记本开始写。
可写的速度怎么能比得上说话的速度呢,他写一句话的功夫,几秒、十几秒就轰隆隆地过去了。跆拳道比赛就2分钟,休息就1分钟,每秒钟都很金贵。等到休息时,周英华坐在椅子上喝水,江言也坐了过来,两个人一起发愁。
“不行,得有一套专门的手语才行。”最后周英华一锤定音。
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金丞学全套手语的话已经来不及了。”江言看了很多手语的教程,手语非常深奥,每一个动作都有多重含义,不仅要用上字面意义,还有衍生意义,“而且手语的范围太广,有的动作必须联系起来才能理解,咱们时间不多。”
“一开学就要比赛,咱们要抢时间。”周英华看向江言,“你能不能设计一套专门针对跆拳道的专用手语?”
“我?”江言指指自己。
“对。你。”周英华说,“你和金丞一起比赛那么多次,对他的打法非常了解,也最清楚他会犯什么错误。你来设计一套专门给他用的手语,这样我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可以给他指挥,比赛的时候也能远程指挥。要浅显易懂,要金丞一看就明白,同时也要好学,因为我要学,他也要学。”
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,江言暂时没敢答应。
“解决了沟通,才能有下一步。”周英华把重担交给了江言。
“行,我设计设计,交给我吧。”江言接下来,必须要带金丞翻过这座大山。
一整天的训练结束,金丞被周英华带去健身楼,用瑜伽球和弹力带双管齐下,帮助他找回平衡。江言则在道馆里写写画画,他要用象形文字表示动作,然后将动作变成手指的姿态,简直难上加难。
画了几十分钟,他休息眼睛的时候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。
“喂,是我。”
“你怎么打给我了?”江言又惊又喜,是唐誉。
“我马上要走了,临走之前来看看老师,顺便想问问你学生会还顺利吗?你要是有时间就来东食街的咖啡厅。”唐誉说。
“有,我有时间,刚好我也想咨询你一下关于手语的问题。”江言找到了专家,抱着笔记本就冲向了东校门。
仍旧是那个咖啡厅,唐誉还是穿一件薄薄的大衣,仿佛他的冬天不会冷。
“你来得还挺快。”唐誉打开助听器,“手语什么问题?”
“咳咳,我慢慢说。”江言原本都要忘记了,结果一看到唐誉本人,背德感死灰复燃,金丝眼镜在面前不断闪现,导致他都不好意思直视唐誉。
唐誉发现了不对劲,放下咖啡杯:“你干嘛不敢看我?”
“没有啊……”江言目移。
唐誉严肃地问:“你不会做了什么……对不起我的事吧?”
“没有没有。”江言低着头摇头,回家就把金丞那副眼镜扔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