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纯仁又是重重一叹:“在这司录司打官司,与跟你打官司不一样。与你打官司时,其中包含许多政治问题,我处理得也比较游刃有余,而且还能做足准备。
但是在这司录司打官司,全都是芝麻小事,如兄弟分家,又如店面侵占,这些我都不清楚,而且又没有太多准备的工夫,但对方却对这些事了如指掌,在堂上我是毫无招架之力。”
他再怎么也是范仲淹的儿子,虽然清廉,但平时不会去关心那些鸡毛蒜皮之事,可司录司打得就是这些坊间纠纷。
如兄弟分家,在他看来,这就不应该,他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。
他不是那种一步步干起来的大律师,直接是中途转行,打立法官司,他可以发挥,但遇到这些民间纠纷他就有些束手无策。
在来这里之前,他心里多少也有点怨言,瞬间从司谏变成平民,但来了之后,他突然领悟到司马光的一番“苦心”。
可他也不想想,司马光也不懂官司,不可能想得这么细。
张斐稍一沉吟,道:“好吧,我今儿就送先生一个开门红。”
范纯仁好奇地看着张斐。
张斐指着太阳下那站立不安的小厮,又将其中过程告知范纯仁。
范纯仁听罢,道:“你是让我帮那小厮辩护?”
张斐点点头。
范纯仁想了想,道:“这官司很难赢,关于交通法,我朝是承唐令,贱避贵,少避老;轻避重,去避来。
那小厮不过是一个送餐之人,而谷少青我是知道的,判太府寺事谷济之孙,或许还有官员身份,贵贱分明,理应是那小厮主动退让。”
张斐道:“但是那小厮当时身上托着重物,也符合轻避重的法规。”
范纯仁道:“此条法规得第一句,就是贱避贵,你说谁先谁后?哪怕是你亲自去打,恐怕也难颠覆这条法规。”
要颠覆贵贱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如果打破这一点,那皇帝出门,很多仪式都是属于违法的。
虽然宋朝的皇帝出门,也没啥仪式,百姓都能跳起来跟皇帝唠嗑,但是路上的马车、行人还是得规避啊。
张斐笑道:“先生认为这法规最关键的是什么?”
范纯仁稍一沉吟:“最关键的自然还是为了安全。”
定这法规的目的,就是为了安全,只不过古人是有阶级,任何法规都会体现这阶级观。
而不是为了阶级去定这法规。
张斐笑着点点头:“先生所言不错,故此先生可以从安全方面着手。”
“安全?”
“对。”
张斐点点头道:“先生方才也说了,这条法规为得是安全,其中又有贵贱之分,那么安全中的第一要素,自然是贵人的安全。”
范纯仁点点头。
张斐又继续言道:“就拿这场官司来说,小厮肩上扛着货物,没有看到谷少青,才导致这起意外。
而谷少青为何不避让,其原因就在于贵贱之分,他认为小厮肯定会让他的,这对于贵人是非常危险的时刻。
为了遵从贵贱之别,必须要以轻重为先,如此一来,贵人就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,这样才能确保贵人的安全。”
范纯仁眼中一亮,道:“妙哉!此论真是妙啊!为了贵贱,故遵轻重。说得好,说得好。”
“哪里!哪里!”
张斐拱拱手,又道:“但先生亦不可大意,对方可以利用仪制来反驳,比如说大臣出行,甚至于官家出行,如果遵轻重,这显然就不妥当。
故此先生在最开始,一定要强调贵贱,如此就可以很好的反驳这一点,不管是什么,都是为了贵人的安全。”
范纯仁连连拱手道:“多谢阁下赐教,纯仁受益匪浅。”
虽然他比张斐大了十多岁,但也不知是不是天天跟张斐打官司,导致他将张斐视为平辈。
“不敢!不敢!是给我给先生添麻烦了。”
张斐抱拳一礼,又道:“那行,这事就交给先生了,我先去忙了。”
范纯仁错愕道:“你不去看么?”
张斐指着那粪车道:“我现在哪有这功夫。”
范纯仁这才注意到那辆粪车,诧异道:“他们让你干这种事?”
张斐呵呵道:“算是不错的了,至少也就是吃点苦,不会有啥性命之忧。”
范纯仁稍稍点头。
张斐突然道:“先生,你说咱们是不是得罪人了,哪有这么巧,这一会儿工夫,你堂堂司谏,就上来这里当法律援助,而我东京第一大耳笔却在街上铲粪。”
范纯仁一怔,但旋即又摇头道:“这只是一个巧合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