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3章(1 / 2)

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1389 字 11个月前
🎁美女直播

当然,这其中王安石要占七成的功劳。

他要不征官户、女户、和尚道士的税,那作用就不是很大。

其实相比较起来,这免役税只是一个小税,国家财政主要收入,还是来源于夏秋两税,但是由于这个小税的涉及面广,除穷人之外,基本上都囊括在内,这导致税务司的权力变大。

这也导致不少胥吏直接辞职,转投警署,毕竟那边有固定的俸禄,如果转正还能够加一倍的俸禄,是属于铁饭碗,正好警署那边也比较缺乏文职人员,基本上去了就能够应聘上。

警署也开始变得兵强马壮。

要知道当初警署的成立,就是发放车马牌,征收车马费,这可是警署看家本领,对于这种宣传是非常有经验的,再加上许多大富户、官户、和尚道士、女户都是找各大书铺去统计,就不可能来这里排队申报。

因为在大庭广众下炫富,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稍微富裕一点,可能自己先写好,不会来这里报数。

所以,仅仅经过几日的宣传,警署方面就正式开始对城内百姓进行财产、收入统计。

再加上门牌号的这个利器,导致工作比当初上车牌可是要轻松许多,还不会耽误百姓干活。因为事先就规定好,几号到几号在什么时段去什么地点申报。

百姓也都做好准备。

话说回来,百姓家也没啥可清点的。

拂晓之际,这各个申报点就已经排满了队伍,对于百姓而言,自己来申报,总比管理上家清点要好得多,但是每个百姓的脸上都是充满着忐忑。

虽然是自己申报,但这最终结果没有出来,这心里还是有些患得患失啊。

因为谁也不知道报上去会是怎样的结果。

“警察,俺家是卖炊饼的。”

一个五尺高,佝偻着腰的汉子将自己户籍递上,是忐忑不安地说道。

负责登记的警察,接过户籍来,一边照着填写资料,然后又在商户上圈了下,因为活字印刷术的发展,他们现在可都是用申报表。

这是大大提高了登记的效率。

“家里还有别得收入吗?”

“俺浑家偶尔还帮人缝补衣物,挣点钱。”

“家里可有田地?”

“没有。”

“可养了牲畜?”

“没有!”

“可有房屋?”

“俺家是租的房屋。”

“每年租金多少?”

“七贯。”

“每年交多少税?”

“三贯五十文。”

他又问道:“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?”

“大概六七十贯。”

“行了。”

“咋?这就行了。”

“是的。下一位。”

又上来一个中年汉子。

这汉子上来就急切地说道:“俺家就俺一个人干活,是在码头上搬货,每年收入大概在三四十贯。警察,俺应该不用交这税钱吧。”

“我只是负责帮你们登记,具体要不要交,这我可不知道。”

就简简单单几个问题,一顿顿圈圈叉叉,下一位。

这弄得百姓都有些不太相信。

真的这么简单吗?

以前那些官吏上门计算户等时,基本上是要将家里翻个底朝天,故此他们个个都将家里一针一线就给几下,结果上这里来,寥寥数语,很多都不问,也不质疑什么,你怎么说,他就怎么写。

等到天大亮时,第一批就全部搞定了。

效率值直接拉满。

忽闻一阵骚动。

“副警司,马队。”

“副警司。”

只见曹栋栋双手叉腰,拽着的跟二五八万地走了过来,一对机灵的眸子,是左瞧瞧,右看看,领导风范十足,身旁站着马小义和张斐两大护法,身后还跟着涛子等皇家警察,威武到不行。

“老徐,咋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