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谁替他买单(2 / 2)

扶摇直上 天下南岳 1222 字 10个月前
🎁美女直播

两个人说着谁来钱快,谁的手段更高明,说来说去,发现他们两个还真是同病相怜,不禁有些惺惺惜惺惺的感觉出来。

苏黄的话对高小离的触动很大,他暗自寻思了一遍,感觉苏黄说的很有道理。这次来宁乡镇重点扶贫的十三家单位,除开他和苏黄外,其他的人似乎都财大气粗。据说他们下来扶贫是带着资金来的,而且资金上不封顶。

过去高小离听这样的传闻还有些不相信,心里想都是一口大锅里拢勺的,谁能比谁好过很多。市委市政府的各级单位都是靠财政预算维持,只是大多数的单位都留有后门。这个后门就是创收的渠道。

高小离来扶贫,严书记是有过承诺的。承诺他只要工作需要,无论在财力上还是人力上,委里都会给予最大的支持。事实上严书记拨来的十万块扶贫款还是从各个处里硬挤出来的,最让高小离郁闷的是,这十万块还没到他的手上,直接落在宁乡镇对口扶贫办的账户上去了。

没钱扶贫,宋文武都看不起他。好在高小离也没打算拿一笔大钱来扶贫,在他看来,扶贫这项事业不能再在俗套里打转了。老百姓的思想根源没改变,给多少钱都是杯水车薪的结果。时间一长还会养成一种惰性,知道每年有人无偿送钱过来,干脆双脚一洗,躺在床上睡大觉等扶贫的干部送钱来。

高小离从接受下乡扶贫的第一天起,心里就一直回荡着一个声音。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”事实上高小离正在做的,也正是他的这种思想。他要带给扶贫对象一个观念,躺在床上等扶贫是最令人看不起的人。要想富,还得多想路。高小离想的路就是利用竹村的自然资源,从养殖业开始,一步一步树立起村民的信心。

可即便如此,还还是感觉到前路之艰难。村民们似乎不理解他的想法,他们想要的是直接给钱给物资,没这些东西送来,村民们看到他都只报以冷笑。

村民们的不理解高小离还能想得通,像宋文武和魏如春这样的人,为什么也很反感他们这些扶贫干部?高小离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想了很深入,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吓了自己一跳。地方干部不愿意摘掉头上戴着的贫困乡镇帽子,是因为一旦摘帽成功,从此天上不会再掉馅饼了。

他们两个惺惺相惜惹得余音捂嘴而笑,高小离从苏黄的话里得知,余音就是个不差钱的主。她是宁县交通局的一把手,而小曼只是她手下的一个会计。

听说余音是交通局长,高小离的心思一动,想起竹村那条晴雨都难走的村道,一个主意悄悄萌生出来。

他正准备要开口,余音的手机响了起来,她蹙眉听完后,抱歉起身说:“老苏,小高,我还有事,得先走一步,就不陪二位了。”

苏黄摆摆手道:“你该忙就去忙,我们两个不用你管。有空再聚啊!”

余音要走,高小离觉得该去送送,走到门口,看到一辆车迎面过来,赶紧侧身往路边一让,准备等车过去了再与余音说上几句话。

车在他面前停下来,车窗放下去之后,露出来的一张脸顿时将高小离吓得倒退了两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