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洪裹挟着泥沙,一路奔腾而下,滚过竹村脚底下,竹村便如飘摇在洪水中的一叶扁舟。
吴倩显然没见过这种仗势,早就吓得花容失色。她紧紧靠着高小离,双眼惊恐地看着从脚底下奔腾过去的洪水,不安地说:“高小离,这洪水不会将工艺品厂冲垮吧?”
高小离被她一提醒,顿时警觉起来,赶紧去找林巧她们。
林场和竹村都建在山洪冲不到的坡上,这是几百年来老祖先的智慧和经验。但在竹村的历史上,也有山洪上过岸的记录。据说在民国初期,也发生过一场特大山洪,那场山洪将竹村的人冲走了三个,最终连尸骨都没找到。
大雨丝毫没歇的意思,天地变得晕暗无关。
林巧听到高小离的担心,安慰他说:“没事的,我记得我从出生到现在,记忆里就没见洪水上过岸。”
高小离指着竹村下游已经黄茫茫的一片水说:“今年好像与往年不一样,你没见这些水好像都被堵住了一样吗?不往下流了啊。”
林巧的脸一下变得紧张起来,她像想起什么一样对高小离说:“下游今年刚维修了一个水库,水库有三个泄洪孔,这次修的时候没来得及疏通,都是堵死的。”
高小离眼睛便往林巧说的方向看,一看一颗心就悬了起来。
从竹村往下游走,呈现的是两座高山夹着一条峡谷的姿态。水库恰好就修在峡谷中间,一面高大的堤坝,将两座山连了起来。
平常水库并没多少水,如果不注意还真发现不了这是座水库。水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,在一片斗天斗地的热情中催生出来的一个怪胎。仔细去看,才发现竹村恰好就是水库的尾巴。如果泄洪孔堵住放不了水,水库的水就会迅速漫上来。高小离留心了一下,竹村的地势低于堤坝。
一发现这个问题,高小离的心便提了起来。
“谁修的水库?”高小离问。
“宋支书带头的,县里拨了专款,要求将水库维修的。”林巧小心地说:“我们都没插手,全部是老宋和宋时一手操办的。”
“叫宋时来。”高小离心急如焚地喊。
有人准备冒雨去找宋时,却被人告知,宋时今天去了县里,也不知道回来没有。
高小离摸出手机打给宋时,发现他的手机关机。
“如果不及时疏通泄洪孔,水会将竹村淹了。”高小离没敢大声说,悄悄问林巧:“怎么样才能打开泄洪孔?”
林巧看一眼山洪水,又远远的看一眼堤坝,心有余悸地摇摇头说:“没办法打开了,泄洪孔都在堤坝底下,估计现在水深都有十来米了,下不去。就算下得去,也太危险了。”
“打不开泄洪孔,竹村就会全部被淹。”高小离咬着牙说:“不管多大困难,现在必须想办法泄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