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笑了笑,自己转身去忙了。
香菇咸肉烫饭的食材也很简单,去年收在仓库里的玉米粒、绿豆都有不少,文郁薅了一把库存的生菜和豆芽菜,洗干净备用,把咸肉切成接近肉沫的大小,但也不要太细碎,融到汤里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先开锅把果蔬粒焯一遍水,再中小火盖锅煮一小会儿,趁着这几分钟的空隙,香菇先在流水下清洗一遍,用温水泡开后切碎。泡过香菇的清水散发着清新的香气,加入锅中,可以让香菇的气味更富裕。
番茄腊肠烫饭是清淡口的,这锅文郁就打算做成辣咸口的,正好下午腌白菜的泡菜酱还剩下一些,等水开之后,加入泡菜酱、耗油,把咸肉和豆芽菜放进去炖煮,豆芽菜要煮熟,否则吃到生的可能会中毒。
等煮得差不多的时候,加适量的淀粉水勾芡,再把生菜和米饭放进去一起炖煮,这样就做成了。
要满足五十多张嘴,文郁的工作量可不小,好在他主要负责关键步骤就行,其他类似于切盘盛饭看火洗菜这种琐事,文郁还没开口就有人抢着来干了。
晚上六点二十分,厨房的料理机倍速工作了快一个小时,每个盘子和碗碟都物尽其用,总算紧赶慢赶地把大家的烫饭煮熟了,文郁还抽空扮了好几盆的蔬菜沙拉,虽然菜色不多,但每个人的碗里都是满满的的汤料和米饭,手掌托着都觉得分量沉得慌。
文郁家里桌子和椅子不多,有不少还是大家过来腌白菜时顺手带的小板凳,高低不齐的,不过没有人嫌弃,大家热热闹闹地说着话,你招呼我一声我招呼他一声,说的都是些亲切的日常的话题。碗筷碰击的声音格外清脆,宛若风铃叮叮当当。
番茄汁酸酸甜甜,配着白菜和腊肠别有风味,葱香给这份普通的美食添了一份不同层次的香气,腊肠肥瘦相间,咬一口油汁轻轻地爆出来,滴在浅色的汤面,白菜被煮得又清甜又软烂,舀一勺还能尝到鸡蛋花的鲜味,和米饭一起,也能当做是泡汤的滑蛋饭。
两口锅放在正中间,想吃什么口味就可以盛什么味道。文郁虽然也喜欢番茄腊肠烫饭,但更喜欢香菇的那碗,香菇提鲜气,咬一口能隐隐嚼到富有弹性的牛肉粒,泡菜酱酸爽中带着些许麻辣,他种的这一批朝天椒可不是小米辣那点微微麻的程度,泡菜酱但凡多加一些,嘴巴都能辣红。
但是这样爽辣的口感,又让人欲罢不能。
这回,就连挑剔的文郁也找不出什么毛病了。众人就更不用说,只看添碗的速度就知道有多喜爱了。
文郁坐在长桌的角落里,没有往热闹中心去,时不时有村民凑过来和他搭两句话,脸上带着真挚又热烈的笑容,他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情绪,微微点头回了两句。
“文老板。”
这次过来的是卡尔,他满脸谢意,激动地说不出话,“谢谢您……谢谢您。”
囫囵了好一会儿,说得最清晰的还是这三个字。
“您不知道,我们大家已经很久没吃过一顿热乎的饭了。”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,可纵然是眼前这个大块头,眼角还是忍不住湿润了。
营养剂便宜又能果腹,虽然味道不怎么样,但却是他们最好的选择,饥饿的时候又怎么会挑三拣四呢?村里很多老人一顿都舍不得喝完一只营养剂,总会留下半只留给家里的孩子,毕竟要长身体呢。
长时间下来,其实大家都面黄肌瘦的。
这次文郁请村民们过来帮忙,村长在得知文郁的想法后,主动带着妻儿留在了村里,把挣钱的机会让给了更贫穷的家庭,因此也错过了这次‘聚会’。
凭心而论,卡尔内心最尊重的人就是瓦格尼,其次是文郁。当年村里的人走的走散的散,瓦格尼本来有机会带着妻子和孩子逃离K12星,却因为挂念着这帮村民,所以自愿留了下来,主动帮村民们寻找生计,用自己的积蓄贴补最困难的家庭,知道老人小孩儿们吃不饱,又买了一年和二年回来产蛋。
如果不是遇到文郁,想必他们会更加艰难。
今天晚上这一顿熨帖的晚饭,又何尝不是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希望呢?
“文老板,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,你的农场并不是非我们不可,只是愿意多给我们提供一些挣钱的机会罢了。”卡尔诚恳地道,“不管以后您有什么样的困难,都请尽管开口,您永远是我们星星村的大恩人。”
文郁听完,默默了半晌。
其实于他来说,这些只是举手之劳而已。但是从卡尔的口中听到这些,却让他觉得心酸。
很多时候,他看着这些老弱病残,就想到很多年前,自己也是陪着生病孱弱的奶奶,在村子里在大山里艰难地生活。因为吃过苦,所以才更愿意帮助。
穿越到这里只是一场意外,文郁本来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,但是好像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,他的想法也慢慢改变了。
从前那片美好的蓝图里只有他自己,后来多了江隋州,未来,或许还会多一群善良淳朴的邻居。
文郁忽然道:“如果还有剩的话,你们用保温桶装了带回去吧,也给他们尝尝鲜。”
卡尔愣了愣,“可是我们已经接受您太多恩惠……”
“这点又算什么呢?”文郁的声音很轻,在嘈杂的环境里并不出众,但是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量,“以后你的家人、朋友、邻居都会吃上米饭,不愁蔬菜,不愁鸡蛋,生活能够自给自足,会有那么一天的。”
K12星,也不会再向现在这般黯淡、枯萎。
卡尔眼睛又湿润了,点了点头,“是!”
这何尝不是他们美好的愿望呢?
卡尔走后,过了一会儿,他身旁落下一道影子。
文郁本以为是别的村民,再抬头时才发现,原来是江隋州。他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,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挺拔的身影,不知道在这儿站了多久。
他惊了一下,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
顿了顿,察觉到自己反应有点过度,又补了两句,“你吃过了吗?刚才一直没见到你。”
人太多了,五十几颗乌泱泱的人头,再加上又是黑夜,虽然开了灯但还是昏暗,文郁到处都没看到他的人影,就放弃了。
江隋州伸出手掌,摊开。
文郁下意识往掌心看去,发现一截断了的皮筋。
“你给我找的好差事,扎了半天都不行,还弄坏人家一根皮筋。”
说的话也委屈巴巴的。
江隋州本来是想扎个双马尾,但是小女孩儿喜欢麻花辫,他只能硬着头皮现学,折腾了半天都没弄好,最后还是回到原点,扎了两个马尾。
弄成这样,他怕小姑娘伤心委屈,承诺过几天赔给她两个带蝴蝶结的漂亮头绳,又给了她两颗糖,花朵尝到甜滋滋的糖味,就没再和这个笨哥哥计较了。
文郁想到江隋州焦头烂额、硬着头皮哄小孩儿的样子,忍不住咧开了嘴。
“……你还笑。”
江隋州一脸没好气,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忽然道,“不和你开玩笑了,跟我过来一趟。”
他脸色一下子变得很正经严肃,文郁愣了愣,以为是重要的事,连忙收敛了笑意,快步跟他进了屋。
江隋州率先进了书房,开始翻找起了什么。
文郁忽然有些紧张,压低了声音,“怎么了?”
难道是关于詹伏的事情?
出了什么变故吗?
他没有说话,文郁心里越发担心,刚要追问时,江隋州忽然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盒子,递给他。外包装的图画也十分眼熟,画着清新的绿色。
文郁焦急的神色停滞在脸上。
那是青团。
清明节,华族人是要祭祖踏青的,屋檐前插柳,还要蒸青团吃。艾草的汁水沁进糯米粉里,带着轻微的苦涩,再咬一口,又是香甜的豆沙或者莲蓉了。
清明节吃青团不奇怪,但是——
文郁望了很久,声音微哑,“你怎么会知道这个?”
难道,江隋州也是华族的后裔吗?
说起来,他也是黑发呢。
“……突然想吃,就买了,正好赶上清明。”
江隋州顿了顿,忽然露出一点浅浅的笑意,“这可是我花大价钱买回来的,口味很正宗的,喜欢莲蓉还是豆沙?得赶紧热了吃,别叫那群小孩子看见了。”
文郁还没来得及开口,江隋州已经拉着他的手腕,准备出去蒸青团了。
青团颜色深,味道闻着也清苦,放在蒸笼里,连底下的垫布都隐隐透出一点青涩的香气,缭绕的雾从蒸笼上方飘起,氤氲得灯光都有些模糊。
文郁从前有空的时候会自己包青团吃,今天是没时间,也忘记了。难得吃一回速食品,蒸好的青团味道确实不错,莲蓉和艾草味中和,吃着格外清甜。看来应了江隋州的那句话,是花大价钱买来的。
又吃到一口豆沙,齁甜,但是屏气等这阵过去后,入口绵软,真像细沙一样。文郁吃了几个就停下了,他不爱吃太甜的,而且刚才也已经吃饱了,这会儿就是尝个新鲜,也正好衬一下季节。
不过江隋州倒是很爱吃。
文郁喜欢莲蓉的清甜,他更喜欢豆沙的绵密。
这时,文郁忽然模模糊糊地想到,他下午才提到今天是清明节,江隋州应该是早就准备好青团了。
难道说……
他也有需要祭奠的亲人吗?
*
作者有话要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