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狄墨远在天边够不着,滕狐转而将怒火发泄在眼前人身上。
“如你所见,你在居巢取得的药草,多数都已被我师父列明。我劝你还是少浪费些工夫做些无用功,不如全心全意辅佐于我。”
“你之前的方子寻常人受不住,其中有几味药材价贵不易寻得,算不得良方。”
秦九叶的考量显然是滕狐从未想过的问题,后者当下不屑道。
“瞻前顾后、计较金银,如何才能成大事?”
这一回,秦九叶没再理会对方的刚愎自用,只埋头做着自己该做的事。
她不想在此时说一些令人焦虑不安的预言,但那些假设无时无刻不在她心中徘徊。眼下川流院中的病患全部依赖滕狐的方子续命,滕狐用药七分毒,见效虽快也消耗精气,且其中许多药材并不算随手可得,能够支撑起如今局面完全得益于川流院的背后实力。
可如果未来某一日,这外面的世界变作了另一个川流院,又该如何呢?一旦患病的人多起来,难以获得的药材便会供不应求,且普通人的身体状况远不如习武之人,只怕一副药下去,病还没有起色,人已经先没了。
根治秘方的进程不可耽搁,但缓解病情的方法也要精进,这是她今日看了左鹚手记后越发坚定的想法。未来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一场艰难持久的战役,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药到病除,那么找到一种能延续病人生命的办法也同样重要。
不论何时,大碗便宜的凉茶虽然不是最好的,但一定是能最快解渴的。
秦九叶将滕狐从接手药庐后试过的一十九种药方一一研究了一遍,又比照对方先前在船坞留下的毒方药引,将现有的用药思路一一做了罗列比对,结合自己先前为李樵开列的方子,一同做了调整。
滕狐出手大胆却粗中有细,对细微之处的把握有种超乎年龄的老辣,不难看出昔日左鹚的风格。而她用药朴实却剑走偏锋,常常深陷奇诡之事不可自拔,这其中也有当年她师父的衣钵。两方相融,更像世外医鬼与走方俗医的结合,于二人的争吵辩驳间渐渐初现轮廓。而李樵与姜辛儿也渐入佳境,两人轮流将重新调整过的药方送入煎药房,熊婶早已换上一口新药釜等在那里,手脚利落地干起活来。
人一忙碌起来,完全没有时间想东想西,等到秦九叶再次望向窗外的时候,太阳已经快要沉入竹海。
公子琰约定的时辰就要到了,而她已经没有太多思索权衡的时间。
避重就轻地同那三人交代了一些,秦九叶便匆匆离开药庐、依照记忆往东边竹林深处而去。
林间小道在黄昏光线中明暗变幻,似是模糊不清,却总能引人踏入其中,就好似主人家为了邀她前去,特意在黑暗中点亮了指路的明灯。秦九叶走了片刻后突然停下,周围有些熟悉的景象令她意识到一件事:这里似乎正是那天她与姜辛儿最后止步的地界,而那处匆匆一瞥的神秘院子就在不远处。
公子琰约她在此会面,显然是洞察到了她与姜辛儿探寻的意图。这不由得令她怀疑,她们之所以会发现那处院子,或许也并不是巧合。她总觉得从她进入川流院的一刻起,不论是院中病人、李樵的出现乃至竹楼中那场夜谈,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。
孩童的嬉闹声隐隐从那院子的方向传来,秦九叶一愣,险些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,迟疑片刻才一步步走近。
细竹捆扎而成的院门上有些高高低低的刻痕,每条刻痕上都有一两个字,似乎是谁的名字,再看那些刻痕的位置,最高也不过到她的脖子附近,似乎是丈量身高留下的痕迹。
秦九叶看得有些走神,只听一阵风声迎面而来,脑门猝不及防地一痛,整个人重心一歪、坐在了地上。
先前进过那么多院子,这是她第一次被人出手“教训”,待她晕头转向低头望去,却又不由得愣住。
一只皮球骨碌碌滚动着停在她脚边,随即被一双小手捡起。
“抱歉,可有伤到?”脆生生的声音响起,是个六七岁的孩子,见她似乎没什么大碍,又转头望向院子中央那个人影,“夫子笨死了,勾球都不会!”
秦九叶摸了摸额头,又顺着那孩子的身影望向院子中央。
十余个半大孩子围在一起玩着球,正中放着把小竹案,竹案后端坐着个穿着布衣、头发散乱的中年人,在这乱成一锅粥的院子里仍倔强地举着手里的书卷,试图降服那群“妖魔鬼怪”。因为念得太过投入,他起身时踩到自己的衣摆也没察觉,险些自己摔个跟头,踉跄过后也不管被踩脏的衣摆,只小心将书卷护在怀中。七八岁的孩童,正是调皮捣蛋坐不住的时候,他在前面摇头晃脑地掉书袋,那些小屁孩就在他背后张牙舞爪地搞鬼,一会往他头发上别跟草棍,一会沾着墨汁在他后背上画王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