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(1 / 2)

🎁美女直播

*

秦凤路招抚番邦收复失地形势一片大好,奈何人不能高兴的太早,不然就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。

比如现在。

狄青走的仓促,桑博来的也仓促,但是来的仓促也不耽误他打听清楚情况再出发。

打听消息之前:什麽事情非得元帅出马?

打听消息之後:是得让元帅过去处理,这种事情必须得有个不讲理的过去撑腰。

苏景殊:……

什麽运气啊?怎麽打个仗还能遇到这种事情?

他之前一直觉得王韶实力和运气兼备,大宋猛男无所畏惧,说打就打绝不手软。

瞎药投降之後,木征破防到写信给王子纯说再和他抢地盘抢人就去投靠董毡,王韶也没惯着他,直接就以此为理由开战。

——番邦的父老乡亲们都看看,是木征先动口的,大宋动个手不过分吧?

然後两边就噼里啪啦继续打。

苏知州知道这个开战理由的时候都惊呆了,好像有哪儿不对劲,又好像很合理,不愧是进士出身的读书人,对得起他这麽多年读的书。

谁说大宋没有能征善战的能臣?反手就是一个王子纯。

打你就打你,还要理由?

是的,需要理由,他们礼仪之邦出兵必须讲究师出有名。

打仗时“敢言退者斩”是惯例,军队要有军队的规矩,不能令行禁止算什麽好军队?

王子纯以木征言语不逊为由出兵,毕竟是客场作战,番邦部落熟悉地形还能据险固守,军队纪律不严後面根本没法打。

这年头和後世不一样,也不能指望所有的军队都能纪律严明,绝大多数时候军纪只有最基础的几条,且每条都是犯之即斩。

士兵难以管束,西军刺头也多,打板子罚粮饷对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兵油子而言不痛不痒,只能上来就斩立决立威。

打板子罚粮饷再重也重不哪儿去,人在军中肯定饿不死,打板子死人容易让士兵生怨,还是斩立决更有威慑力。

因为王韶带兵严,和他打配合的武将们也多是急于证明他们不比白脸书生差的暴脾气,所以秦凤路的将士们打起仗来非常拼命,经常杀的吐蕃部落哭爹喊娘。

河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,是後世青海省东部的农业区,但是被番邦部落占据的却不只有那片农业区,整个青海湟水流域和黄河西部都在大宋要收复接管的范围内。

收复失地战争逐渐白热化,秦凤路的军队已经杀红眼了,这时候各家派二代去军中确实能镀金,前提是他们老老实实别搞事。

真有本事的二代要军功不用抢,他们自己能上阵杀敌,需要抢军功就已经说明本人没啥本事,人品和能力至少有一项不行。

军队和官场不太一样,官场上好歹能维持表面和平,在军中犯了衆怒很容易会被愤怒的士兵们群殴。

镀金要有镀金的自觉,抢功劳可以,别宣扬的全军皆知,低调做人低调做事,抢了功劳就离开军队继续他们的锦绣人生,只要他们自己不说没人知道他们的功劳是怎麽来的。

没上过战场还非要冲上去“证明自己”,“证明”到一半又怂了临阵当逃兵,就这还有脸告状?

现在是打了胜仗,要是因为那些逃兵影响了士气最终导致败仗,他们死了也得被拖出来鞭屍。

就这还有脸告状?真不是自挂东南枝?

王雱撇嘴,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给家中子弟创造立功的条件无可厚非,让他们去抢将士们的功劳未免太过分。”

真正的历练应该是像他一样凭本事立功,抢别人的功劳算什麽好汉?

他爹是宰相他拼爹了吗?还不是一样让干什麽干什麽?

能把家中子弟养成又怂又死要面子的样子,家中长辈估计也不是什麽正经人。

将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,回头论功行赏的时候发现连战场都没去的家夥都能排在他们前头,将士们会是什麽心情?

战场上有伤亡很正常,让家中子弟来挣军功就得承担风险,要是所有阵亡将士的家眷都来军中闹军中还不得乱了套?

天作孽犹可恕,自作孽不可活。

还有脸告状,呵,当官家脾气好啊?

让他们告去,看看最後倒霉的是谁。

真要因为这事儿耽误了王子纯的开边战略,八成官家还能再往岭南输送一拨“人才”。

不对,岭南已经“人才”满为患,之後再犯事儿的可能得去儋州。

祝他们好运,阿米豆腐。